教学与科研
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2(瑜伽)》教学大纲
作者: 时间:2022-05-24 11:47:36 点击数:173

《大学体育2瑜伽)》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实践

课程属性

必修

课程名称

大学体育2(瑜伽)

课程英文名称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yoga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

本科二年级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总学时

64

学分

2

理论学时

4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60

开课单位

体育教学部

二、课程简介

瑜伽是面向大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体育必修课。瑜伽是一项集智育和体育于一身、增进健康、陶冶心灵的印度古老的健身项目,它能够提高人们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达到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和谐统一。瑜伽通过呼吸练习法、体位练习法和冥想三步曲,调节身体各个部位机能,矫正内脏器官和骨节位置,改善身体的柔韧性,调节脊柱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加强身体各机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治疗并预防慢性疾病。瑜伽更突出的作用是它可以维持身心的平衡,帮助安定心灵的思绪,修身养性,舒缓压力,使心灵平和、宁静;而且通过制戒、内制等知识的学习,规范学习者的社会道德及操守,并培养珍爱、适度、谦卑、坚持不懈、坚忍不拔、仁慈等优良品质。本课程将着重传授瑜伽的体位法、调息法、放松术、冥想、饮食、瑜伽辅具等内容。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

目标1

了解瑜伽修行者的生活习惯,瑜伽种类的介绍;掌握瑜伽练习方法;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的能力;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思想道德品质

目标2:

本部分主要传授瑜伽的基本动作和基本体式,不同类型的组合动作和瑜伽辅具练习。并在教学中学习瑜伽的科学锻炼方法。在瑜伽练习中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激发学生的自信心、积极性、耐受力和自我锻炼习惯。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

目标3:

使学生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健身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掌握瑜伽练习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提高运动能力,并能合理地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体魄;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教学模块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支撑课程目标

瑜伽概述

4

重点:瑜伽修行者的生活习惯戒律,了解瑜伽分类,了解瑜伽的练习原则,课程的安排原理。

难点:瑜伽的分类。

思政元素:瑜伽与中国养生的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结合。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人体解剖图,人体经络图,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肌肉骨骼经络,让学生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想要知道的内容。

目标1

基本习练

8

冥想

重点:冥想的坐姿,呼吸的调节

难点:呼吸的节奏控制,静心,放松身心,维持身体的正确坐姿。

关节活动

重点:关节肌肉的活动拉伸

难点:细小关节肌肉的控制,和身体姿态保持立直

瑜伽呼吸法

重点: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难点:控制呼吸的位置,降低呼吸的频率,连贯通畅的呼吸,不要憋气

瑜伽休息术

重点:挺尸式的正确姿势,

难点:自我调整挺尸姿势,保持整个过程不动,专注自我觉知。

思政元素:培养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专注的学习精神掌握身体的正确姿态,培养健康的体态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通过自我习练,提升对身体认知觉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基本体式

站立姿势

8

重点:双腿大涨、下犬式,腿部力量练习。

难点:三角式、下蹲式

思政元素:瑜伽的体式练习是模仿生活里的物品,还有动物,植物的形态,通过扭转、挤压、拉伸来运动身体的各种细小肌肉关节。瑜伽体式让学生坚持,自省,相信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收获,提升自信,相信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运用示范教学,带领学生进练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基本体式

坐地姿势

8

重点:双腿笔直前伸、单膝弯曲类体式,髋关节,身体扭转,拉伸腿部。

难点:牛面式、坐角式

思政元素:坚持不懈,克服困难,锻炼坚强意志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用分解动作,进行细化练习。错误动作,进矫正。对比示范。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基本体式

俯卧类姿势

8

重点:腹部贴地、胸部贴地类体式,背肌力量练习

难点: 眼镜蛇式1、眼镜蛇式2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运用指导法,单独给学生做动作纠正。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基本体式

仰卧类姿势

8

重点:肩膀着地、肘部着地、前臂着地,腹肌背肌力量练习

难点: 桥式、背部加强伸展式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精神 

教学方法与策略:讲解示范,动作纠正。学生通过自我习练,提升对身体认知觉察。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基本体式

倒立姿势

8

重点:肩倒立、犁式,综合肌肉力量锻炼

难点: 头倒立式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精神 

教学方法与策略:讲解示范,学生通过相互纠正动作,相互辅助保护,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一般身体素质

6

重点:

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质量提高

难点:

身体素质练习枯燥,学生难以坚持。

思政元素:

培养吃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对强健体魄的追求。

教学方法与策略:

身体素质练习比较枯燥,多结合游戏和比赛的方法进行,练习方式尽量多样化,积极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目标1

目标3

专项身体素质

6

重点:专项身体素质提高 

难点: 结合专项的素质练习难度较大,学生易放弃

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专项的身体素质练习难度较大,通过讲解其必要性以及示范和专项的关联,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考核

8

重点:

考核瑜伽体式的掌握程度

难点: 

如何克服学生心理紧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成绩、技术考试等三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采用百分制。学生无故旷课,一次扣20分;上课迟到、早退,服装不符合要求,一次扣10分;事假一次扣5分;病假不扣分(须有病历或检查证明,否则按照事假处理)。

2.技术考试(占总成绩50%):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

第一学期

考试方法学生上课学习的瑜伽体式中抽查四个,进行演示说出体式的名称和体式的功效。

第二学期:

考试方法:学生把向太阳致敬式进行完整演示,说出每个步骤的体式名称和体式的功效,以及习练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考核标准(百分制):

评级

得分

 

优秀

85-95

准备充分,动作熟练,演示流畅认真,描述完整清晰

良好

75-84

有准备,动作错误1-2处,演示认真,表述清楚。

合格

60-74

基本上可以完成动作,错误3-5处。

不合格

不及格

基本没有准备,不会做动作。

3、身体素质(占总成绩30%

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中的100/800(第一学期)男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第二学期)

800米/男1000米评分标准(单位:秒)

100

95

90

85

80

78

76

74

72

70

3‘17

3‘22

3‘27

3‘34

3‘42

3‘52

3‘17

3‘57

4‘02

4‘04

3‘18

3‘24

3‘30

3‘37

3‘44

3‘49

3‘59

4‘04

4‘07

4‘09

68

66

64

62

60

50

40

30

20

10

4‘07

4‘12

4‘22

4‘02

4‘27

4‘32

4‘52

5‘12

4‘14

4‘19

4‘24

4‘2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女仰卧起坐/男引体向上评分标准(单位:个)

100

95

90

85

80

78

76

74

72

70

19

18

17

16

15

14

13

56

54

52

48

46

44

42

40

38

36

68

66

64

62

60

50

40

30

20

10

12

11

10

9

8

7

6

34

32

30

28

26

24

22

20

18

16

六、 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教学安排事项

   

1

李珊珊

职称:讲师          学历(位):学士

其他:

2

授课地点

£教室         □实验室       £室外场地  

R其他:瑜伽教室

3

学生辅导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企业微信群线上辅导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结合上课情况安排

七、选用教材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 柏忠言,张惠兰编著.瑜伽:气功与冥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7月

[3] 丹尼尔.拉塞尔达编著 范思晖译.2100瑜伽体式全图典[M].北京: 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7年5月

八、参考资料

[1](印度)吉娜.艾扬格著 姜磊 刘娲路译.艾扬格女性瑜伽[M].海南: 海南出版社,2012年3月

网络资料

[1] 中国大学生慕课网,https://www.icourse163.org/

[2] 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home/

执笔人:李珊珊

参与人常亚婷、黎鹏

系(教研室)主任:徐吉祥

学院(部)审核人: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