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2(体育游戏)》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
通识教育课程 |
课程性质 |
实践 |
课程属性 |
必修 |
||
课程名称 |
大学体育2(体育游戏) |
课程英文名称 |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sporting games) |
||||
课程编码 |
|
适用专业 |
本科二年级学生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先修课程 |
无 |
||||
总学时 |
64 |
学分 |
2 |
理论学时 |
4 |
||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
60 |
||||||
开课单位 |
体育教学部 |
二、课程简介
体育游戏课是面向大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体育必修课。体育游戏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即增强体质,通过体育游戏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和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另外,体育游戏还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团结友爱精神等教育。有着极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参加者可以通过游戏在思想、行为、心理素质等诸方面受益。除此之外,体育游戏的目的性还表现在它能针对体育课的不同结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如准备部分的游戏可起到准备活动的作用,而结束部分的游戏则可使身体放松达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因此,体育游戏课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培养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等精神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
支撑人才 培养规格 |
|
知 识 目 标 |
目标1: 专项理论:开展体育游戏课程专项理论,如何开展的方法,课堂调动能力培养,方法;掌握基本开展体育游戏的能力,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能 力 目 标 |
目标2: 能够熟练掌握体育游戏方法,设置游戏,开展游戏,通过开展体育游戏提高自主意识和主导能力,并且娴熟的开展各类游戏。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素 质 目 标 |
目标3: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及审美能力,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体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养成健康行为习惯,生活方式。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教学模块 |
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
支撑课程目标 |
专项理论 体育游戏概述 |
4 |
重点:体育游戏的起源发展,了解基本方法,了解各类游戏项目。 难点:项目的起源 思政元素:介绍各类游戏项目,学习各类项目的爱国情怀。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班级群提前发送相关视频预习,课题讲解辅以启发式提问拓宽学生学习思路。 |
目标1
|
基本技术 球类游戏
|
10 |
球类游戏 重点:团队协作,速度、力量、柔韧性身体素质 难点: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力和协同发挥 教学方法与策略:观看球类比赛视频,结合课堂内容,最后进行课堂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基本技术 传统类游戏
|
8 |
传统类游戏 重点:了解传统项目和团队协作,发挥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 难点: 团队的协作和思想统一,及对胜利的渴望度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精神。掌握规则里关于传统项目的规定,培养规则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观传统体育项目视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游戏比赛激发学生竞争和团队意识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基本技术 趣味性游戏 |
8 |
趣味性游戏 重点:提高学生参与性,积极性,趣味性 难点: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从游戏中升华教育意义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精神,掌握趣味性游戏的规定,培养规则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观看趣味游戏视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趣味游戏比赛,激发学生课堂兴趣和积极性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基本技术 |
6 |
重点:体育游戏的方法和形式 难点:在开展中对参与者的把控和组织,调动参与者的热情。 思政元素: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游戏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策略:按照专业或者宿舍分组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除了游戏者其他学生可以进行做裁判。 |
目标1 目标3 |
教学比赛 |
8 |
重点: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方式,自我开展体育游戏项目。 难点:开展中的组织和参与者的把控,以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思政元素: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规则意识;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策略:按照专业或者宿舍分组对抗,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除了参与者其他学生可以进行做裁判。 |
目标1 目标3 |
一般身体素质 |
6 |
重点:各类身体素质练习,基本身体素质提高 难点: 身体素质训练动作练习,学生的坚持。 教学方法与策略:身体素质练习比较枯燥,多结合游戏和比赛的方法进行,练习方式尽量多样化,积极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专项身体素 质 |
6 |
重点:专项身体素质提高 难点: 结合体育游戏专项的素质练习难度较大 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专项的身体素质练习难度较大,通过讲解其必要性以及示范和专项的关联,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考查 |
8 |
重点:熟练开展体育游戏技能技巧,开展体育游戏能力的实践。 难点: 克服开展心理压力、身体素质能力提高 |
|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成绩、技术考试等三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采用百分制。学生无故旷课,一次扣20分;上课迟到、早退,服装不符合要求,一次扣10分;事假一次扣5分;病假不扣分(须有病历或检查证明,否则按照事假处理)。
2.技术考试(占总成绩50%):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
第一学期
1)校园不定向(占25%)
考试方法:两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课堂安排的校园图,在跑动和协作的情况下寻找对应的点,并两人在所在点自拍照作为依据。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
分值 |
男 |
女 |
100 |
16个点 |
16个点 |
95 |
15个点 |
15个点 |
90 |
14个点 |
14个点 |
85 |
13个点 |
13个点 |
80 |
12个点 |
12个点 |
75 |
11个点 |
11个点 |
70 |
10个点 |
10个点 |
65 |
9个点 |
9个点 |
60 |
8个点 |
8个点 |
55 |
7个点 |
7个点 |
2.一分钟跳绳(占25%)
男女一分钟跳绳,在一分钟内完成120次为及格。测试时,2人一组,其中,1名为受试者,1名为计数员。当听到开始信号时,受试者采用前脚掌起跳,同时,手腕完成弧形摆动,身体以“正摇双脚跳”的方式完成循环跳跃运动。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
分值 |
男 |
女 |
100 |
180 |
180 |
95 |
170 |
170 |
90 |
160 |
160 |
85 |
150 |
150 |
80 |
144 |
144 |
75 |
138 |
138 |
70 |
132 |
132 |
65 |
126 |
126 |
60 |
120 |
120 |
55 |
112 |
112 |
50 |
104 |
104 |
第二学期
1、组织游戏(占25%)
考试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完成一个游戏的开展和组织,根据组织者的临场表现和组织效果进行评分。游戏涉及道具的,在开展游戏组织前准备好,否则会在组织分里进行扣除,游戏的组织流畅自然,组织者语言表达清晰,参与者听从安排和组织。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
评分标准 |
分值 |
道具准备情况 |
10 |
参与者组织情况 |
15 |
游戏开展流畅性 |
20 |
组织者语言表达 |
15 |
组织过程安全性 |
10 |
游戏过程中对节奏、氛围的把控 |
20 |
总体效果 |
10 |
合计 |
100 |
2、一分钟跳绳(占25%)
男女一分钟跳绳,在一分钟内完成120次为及格。测试时,2人一组,其中,1名为受试者,1名为计数员。当听到开始信号时,受试者采用前脚掌起跳,同时,手腕完成弧形摆动,身体以“正摇双脚跳”的方式完成循环跳跃运动。
评分标准(采用百分制):
分值 |
男 |
女 |
100 |
190 |
190 |
95 |
180 |
180 |
90 |
170 |
170 |
85 |
160 |
160 |
80 |
154 |
154 |
75 |
148 |
148 |
70 |
142 |
142 |
65 |
136 |
136 |
60 |
130 |
130 |
55 |
118 |
118 |
50 |
110 |
110 |
考核 模块 |
考核内容 |
主要 题型 |
支撑目标 |
分值 |
校园不定向 |
参与游戏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5 |
一分钟跳绳 |
专项素质考核能力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5 |
组织游戏 |
课堂实践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5 |
一分钟跳绳 |
专项素质考核能力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5 |
3、身体素质(占总成绩30%)
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中的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第一学期、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第二学期
附表.男1000米(女800米)跑评分标准(单位分.秒)
|
100 |
95 |
90 |
85 |
80 |
78 |
76 |
74 |
72 |
70 |
男 |
3'17" |
3'22" |
3'27" |
3'34" |
3'42" |
3'47" |
3'52" |
3'57" |
4'02" |
4'07" |
女 |
3'18" |
3'24" |
3'30" |
3'37" |
3'44" |
3'49" |
3'54" |
3'59" |
4'04" |
4'09" |
|
68 |
66 |
64 |
62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男 |
4'12" |
4'17" |
4'22" |
4'27" |
4'32" |
4'52" |
5'12" |
5'32" |
5'52" |
6'12" |
女 |
4'14" |
4'19" |
4'24" |
4'29" |
4'34" |
4'44" |
4'54" |
5'04" |
5'14" |
5'24" |
附.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评分标准(单位次)
|
100 |
95 |
90 |
85 |
80 |
78 |
76 |
74 |
72 |
70 |
男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
9 |
|
女 |
56 |
54 |
52 |
49 |
46 |
44 |
42 |
40 |
38 |
36 |
|
68 |
66 |
64 |
62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男 |
8 |
|
7 |
|
6 |
5 |
4 |
3 |
2 |
1 |
女 |
34 |
32 |
30 |
28 |
26 |
24 |
22 |
20 |
18 |
16 |
六、 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
教学安排事项 |
要 求 |
1 |
杨远生 |
职称:讲师 学历(位):学士 其他: |
2 |
授课地点 |
□教室 □实验室 R室外场地 □其他: |
3 |
学生辅导 |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企业微信群线上辅导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综合上课情况安排 |
七、选用教材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 姚维国.体育游戏 [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年9月
八、参考资料
[1] 蔡锡元,李淑芳.体育游戏[M].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3月
网络资料
[1] 中国大学生慕课网,https://www.icourse163.org/
[2] 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home/
执笔人:杨远生
参与人:张涛 陈勇军
李毅杭
系(教研室)主任:徐吉祥
学院(部)审核人: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