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2(健身与健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
通识教育课程 |
课程性质 |
实践 |
课程属性 |
必修 |
||
课程名称 |
大学体育2(健身与健美) |
课程英文名称 |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2(Fitness) |
||||
课程编码 |
|
适用专业 |
本科二年级学生 |
||||
考核方式 |
考查 |
先修课程 |
无 |
||||
总学时 |
64 |
学分 |
2 |
理论学时 |
4 |
||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
60 |
||||||
开课单位 |
体育教学部 |
二、课程简介
健身与健美是面向大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体育必修课。健身与健美运动,是一门改造人体体型的体育科学。它根据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原理,以徒手、哑铃、杠铃等其它轻器械或特制的健身器械作为工具,采用各种动作方式来进行训练,以此达到加强体质、增长体力、发达肌肉、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本课程主要讲授健身理论相关知识和基础动作。旨在通过健身与健美项目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培养顽强拼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
支撑人才 培养规格 |
|
知 识 目 标 |
目标1: 了解肌肉的基本分布,名称;基本掌握健身与健美运动的锻炼方法、训练计划制定,能根据结合自身,制定科学训练计划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能 力 目 标 |
目标2: 能够熟练掌握不同肌群的两到三个基础训练动作。能够运用所学进行简单的自我训练安排。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素 质 目 标 |
目标3: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诚实守信,有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
综合素质能力 |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教学模块 |
学时 |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
支撑课程目标 |
健身与 健美 概述 |
4 |
重点:健身与健美运动的锻炼方法、训练计划制定 难点:个性化定制自身的锻炼计划
思政元素:通过运动训练基本常识的讲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培养严格的规则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观看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与课堂讲解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及掌握学习内容 |
目标1
|
运动基础训练:热身训练、呼吸训练 |
4 |
重点:热身动作的选择与正确规范,热身充分。胸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的区分。 难点:热身动作的设计编排、呼吸肌群的控制
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运用指导法,纠错法、单独给学生做动作纠正。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腰腹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8 |
重点:哑铃负重转体、哑铃负重体侧屈、杠铃俯身展体、悬垂收腹举腿、山羊挺身等腰腹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难点:动作轨迹发力感觉、募集发力肌群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多种辅助练习和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力轨迹和发力感。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臀腿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8 |
重点:杠铃颈后深蹲、杠铃罗马尼亚硬拉、壶铃摆举、杠铃卧推凳臀腿、哑铃箭步蹲、哑铃卧推凳登台阶等臀腿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难点:臀腿动作过程中曲髋、伸髋、要充分、核心控制、盆骨保持中立位、重心平稳、动作速度和呼吸的配合。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讲解动作要领,分解示范动作,展示完整动作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动作。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胸背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8 |
重点:平卧杠铃卧推、上、下哑铃飞鸟、仰卧曲臂上拉、坐姿器械推胸、坐姿蝴蝶夹胸、俯身杠铃划船、单臂哑铃划船、坐姿器械下拉、站姿直臂下压等胸背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难点:胸背部动作发力过程中的肌肉募集 、核心控制、背部动作过程中背部肌群下沉内收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师运用分解动作,进行细化练习。错误动作,进行矫正,对比示范。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肩颈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8 |
重点:站姿哑铃前平举、坐姿哑铃推举。站姿哑铃侧平举俯身哑铃侧平举、侧卧哑铃侧平举、直立划船、俯立颈屈伸、俯卧颈屈伸等肩颈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难点:动作发力过程中的肌肉募集、动作速度和呼吸的配合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扎实认真的学习精神。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向学生展示动作图像以及观看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大小臂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6 |
重点:站姿哑铃弯举、站姿杠铃正握弯举、哑铃杠铃臂屈伸、颈后哑铃臂屈伸、俯立哑铃臂屈伸、正握拉力器下压等大小臂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难点:动作发力过程中的肌肉募集、核心控制、重心转换平稳。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动作,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向学生展示动作图像以及观看视频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全身力量训练方法 |
8 |
重点: 合理组合练习动作、选择训练方法、制定训练计划 难点: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动作计划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对强健体魄的追求。
教学方法与策略:讲解示范,学生通过相互纠正动作,相互辅助保护,完成难度较高的动作。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方法 |
8 |
重点:大小腿肌群拉伸动作、胸部肌群拉伸动作、背部群拉伸动作、腰腹肌群拉伸动作、肩颈肌群拉伸动作、大小臂肌群拉伸动作 难点:拉伸动作规范,拉伸时动作力度,时间的把控。
思政元素:通过拉伸的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教师讲解示范,遵循由易到难的实践练习。
|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
考核 |
8 |
重点:考核技术的熟练和稳定程度 难点: 如何克服学生心理紧张
|
目标2 |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成绩、技术考试等三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采用百分制。学生无故旷课,一次扣20分;上课迟到、早退,服装不符合要求,一次扣10分;事假一次扣5分;病假不扣分(须有病历或检查证明,否则按照事假处理)。
2.技术考试(占总成绩50%):期末考试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分配情况请见下表:
第一学期
考试方法:学生从所学腰腹部、臀腿部、全身力量三个锻炼模块中每个模块自选4个器械训练动作及2个拉伸动作进行演示,并说出动作名称及动作所锻炼及拉伸的肌肉名称。
第二学期
考试方法:学生从所学胸背部、肩颈部、大小臂、全身力量、四个锻炼模块中每个模块自选4个器械锻炼动作及2个拉伸动作进行演示,并说出动作名称及动作所锻炼及拉伸的肌肉名称。
考试评分标准
评级 |
得分 |
要 求 |
优秀 |
85-95 |
运动轨迹正确,动作规范、协调,呼吸正确,肌肉募集感好,重心平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0-1处错误。 |
良好 |
75-84 |
运动轨迹基本正确,动作基本规范、协调,呼吸正确,肌肉募集较好,重心平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2-3处错误。 |
及格 |
60-74 |
运动轨迹无误,动作不够规范,协调性一般,呼吸正确,肌肉募集一般,重心平稳一般。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4-5处错误。 |
不及格 |
30-59 |
运动轨迹有误,动作不规范,协调性较弱,呼吸不正确,肌肉募集差、重心不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5以上处错误。 |
考核 模块 |
考核内容 |
主要 题型 |
支撑目标 |
分值 |
腰腹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腰腹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0 |
臀腿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臀腿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0 |
胸背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胸背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2、3 |
20 |
肩颈部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肩颈部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1、2、3 |
10 |
大小臂肌群器械训练方法 |
大小臂肌群器械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1、2、3 |
10 |
全身力量训练方法 |
全身力量训练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1、2、3 |
10 |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方法 |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动作 |
技能考试 |
目标1、2、3 |
10 |
3、身体素质(占总成绩30%)
身体素质测试内容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版)中的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第一学期、男生引体向上(女生仰卧起坐)第二学期
男1000米(女800米)跑评分标准(单位:分.秒)
分值 |
100 |
95 |
90 |
85 |
80 |
78 |
76 |
74 |
72 |
70 |
男 |
3'17" |
3'22" |
3'27" |
3'34" |
3'42" |
3'47" |
3'52" |
3'57" |
4'02" |
4'07" |
女 |
3'18" |
3'24" |
3'30" |
3'37" |
3'44" |
3'49" |
3'54" |
3'59" |
4'04" |
4'09" |
|
68 |
66 |
64 |
62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男 |
4'12" |
4'17" |
4'22" |
4'27" |
4'32" |
4'52" |
5'12" |
5'32" |
5'52" |
6'12" |
女 |
4'14" |
4'19" |
4'24" |
4'29" |
4'34" |
4'44" |
4'54" |
5'04" |
5'14" |
5'24" |
|
100 |
95 |
90 |
85 |
80 |
78 |
76 |
74 |
72 |
70 |
男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
9 |
|
女 |
56 |
54 |
52 |
49 |
46 |
44 |
42 |
40 |
38 |
36 |
|
68 |
66 |
64 |
62 |
60 |
50 |
40 |
30 |
20 |
10 |
男 |
8 |
|
7 |
|
6 |
5 |
4 |
3 |
2 |
1 |
女 |
34 |
32 |
30 |
28 |
26 |
24 |
22 |
20 |
18 |
16 |
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评分标准(单位:次)
六、 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
教学安排事项 |
要 求 |
1 |
张莉 |
职称:讲师 学历(位):本科 其他: |
2 |
授课地点 |
R教室 □实验室 £室外场地 □其他: |
3 |
学生辅导 |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企业微信群线上辅导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根据上课情况安排 |
七、选用教材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
[2]《健身健美运动教程》编写组 编. 健身健美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3]张先松 著. 健身健美运动[M],武汉:华中农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年8月
八、参考资料
[1]林贵福.肌力与体能训练[M].台湾: 禾枫书局有限公司,2017年8月
网络资料
[1]北京大学MOOCs课程,http://moocs.pku.edu.cn
[2]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home/
执笔人:张莉、王煜
参与人:张涛、邢红林
系(教研室)主任:徐吉祥
学院(部)审核人:王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