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
您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与科研 >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大学体育1(健身与健美)》教学大纲
作者:admin 时间:2023-09-03 21:10:50 点击数:176

《大学体育1(健身与健美)》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别

通识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理论

课程属性

必修

课程名称

大学体育1(健身与健美)

课程英文名称

College Sports  1

Fitness exercises

课程编码

H32B002D

适用专业

本科一年级学生

考核方式

考查

先修课程

总学时

30

学分

1

理论学时

30

实验学时/实训学时/ 实践学时/上机学时

 

开课单位

通识教育学院

 

二、课程简介

健身与健美是面向大学生一、二年级开设的体育必修课。健身与健美运动,是一门改造人体体型的体育科学。它根据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原理,以徒手、哑铃、杠铃等其它轻器械或特制的健身器械作为工具,采用各种动作方式来进行训练,以此达到加强体质、增长体力、发达肌肉、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本课程主要讲授健身理论相关知识和基础动作。旨在通过健身与健美项目的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培养顽强拼搏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支撑人才培养规格指标点

支撑人才

培养规格

目标1

熟练健身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上肢肌肉群、下肢肌肉群、躯干肌肉群等肌肉群的锻炼方法;结合自身健康状况与需要,科学参与日常体育锻炼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

 

目标2:

自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与视频,根据自己身心状况,设计运动处方,主动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通过健身运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调节不良情绪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

目标3: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诚实守信,有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2-4:具有健康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环境压力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适能力。

综合素质能力

 

四、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及教学策略

教学模块

学时

主要教学内容与策略

学习任务安排

支撑课程目标

理论概述

2

重点:健身与健美运动概述、科学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健身与健美运动基本原理、原则与方法。

 

难点:体育锻炼中能遵循基本原则,运用科学的锻炼方法

思政元素:通过运动训练基本常识的讲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培养严格的规则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观看相关文字及视频资料与课堂讲解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及掌握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

课堂:引入-新授--总结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运动基础训练:热身训练、呼吸训练

4

重点:学习热身运动的基本原理、热身运动的好处、热身运动的方式方法、制定合理的热身计划;胸式、腹式呼吸训练。 

难点:热身动作的设计编排、呼吸肌群的控制

 

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参与体育健身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健身意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学生课前自主阅读指定教材及相关文献;教师运用口头语言,遵循简洁、清晰、明了等原则,向学生讲授本章节知识点;教师将所要传授的种呼吸训练对学生进行正面、侧面、背面方面的演示,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动作形成直观印象的办法。

 

课前:预习

课堂:回顾-引入-新授-练习纠错-总结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腰腹部肌群徒手训练方法

6

重点:腹部解剖结构及功能分析;腰腹部肌群徒手训练动作:卷腹、俄罗斯转体、仰卧蹬车、引体屈身、百次呼吸、十字交叉、V型悬体、双腿伸展等。

难点:卷腹类动作脊柱的逐节卷动、动作过程中呼吸配合。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多种辅助练习和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力轨迹和发力感;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与思考腰腹部肌肉训练的运动轨迹、呼吸、发力方式、做功形式等共性问题,掌握腰腹部肌肉训练的相关规律;

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纠错;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动作细节,学习之间相互观察、讨论、交流、纠正,同时教师进行巡视给与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课前:预习

课堂:回顾-引入-新授-练习纠错-总结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臀腿部肌群徒手训练方法

 

 

 

 

 

 

 

6

 

重点:臀腿部解剖结构及功能分析;臀腿部肌群徒手训练动作:学习深蹲、弓箭步、侧弓步、罗马尼亚硬拉、徒手提踵、臀桥、跪式后踢腿、蚌式开合、站姿髋外展、俯身提臀

 

难点:臀腿动作过程中曲髋、伸髋、要充分、核心控制、盆骨保持中立位、重心平稳、动作速度和呼吸的配合。

 

思政元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多种辅助练习和教师示范,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力轨迹和发力感;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与思考臀腿部肌肉训练的运动轨迹、呼吸、发力方式、做功形式等共性问题,掌握臀腿部肌肉训练的相关规律;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纠错;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动作细节,学习之间相互观察、讨论、交流、纠正,同时教师进行巡视给与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课前:预习

课堂:回顾-引入-新授-练习纠错-总结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全身体能训练方法

4

重点:循环训练计划、组合训练计划

 

难点:体能训练运动强度大,且练习过程枯燥,学生难以坚持

 

思政元素:培养吃苦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对强健体魄的追求。

 

教学方法与策略:身体素质练习比较枯燥,多结合游戏和比赛的方法进行,练习方式尽量多样化,积极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

 

课前:预习

课堂:引入-练习-总结

课后:锻炼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方法

4

 

重点:臀腿部肌群拉伸动作、腰腹部肌群拉伸动作、全身拉伸动作

难点:拉伸动作规范,拉伸时动作力度,时间的把控。

 

思政元素:通过拉伸的教学,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雅情操。

 

教学方法与策略:结合教师讲解示范,遵循由易到难的实践练习;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动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纠错;在练习的过程中,针对动作细节,学习之间相互观察、讨论、交流、纠正,同时教师进行巡视给与适当的指导与帮助。

 

 

课前:预习

课堂:回顾-引入-新授-练习纠错-总结

课后:复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考核

4

 

重点:考核技术的熟练和稳定程度

难点: 如何克服学生心理紧张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五、学生学习成效评估方式及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对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等进行综合评价。在本课程中,学生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身体素质成绩、期末考试等三个部分组成。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采用百分制。学生无故旷课,一次扣20分;上课迟到、早退,服装不符合要求,一次扣5分;事假一次扣10分;病假不扣分(须有病历或检查证明,否则按照事假处理)。无故旷课两次以上,或者因任何原因未能完成总学时的三分之二以上,不能参加最终考试。

2、身体素质(占总成绩30%)采用百分制  

附表.男1000米(女800米)跑评分标准(单位分.秒)

 

100

95

90

85

80

78

76

74

72

70

3'17"

3'22"

3'27"

3'34"

3'42"

3'47"

3'52"

3'57"

4'02"

4'07"

3'18"

3'24"

3'30"

3'37"

3'44"

3'49"

3'54"

3'59"

4'04"

4'09"

 

68

66

64

62

60

50

40

30

20

10

4'12"

4'17"

4'22"

4'27"

4'32"

4'52"

5'12"

5'32"

5'52"

6'12"

4'14"

4'19"

4'24"

4'29"

4'34"

4'44"

4'54"

5'04"

5'14"

5'24"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

考核

模块

考核内容

主要

题型

支撑目标

分值

腰腹部肌群徒手训练方法

腰腹部肌群徒手训练动作

技能考试

目标1、2、3

30

臀腿部肌群徒手训练方法

臀腿部肌群徒手训练动作

技能考试

目标1、2、3

30

全身体能训练方法

全身体能训练动作

技能考试

目标1、2、3

30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方法

全身各部位肌肉拉伸动作

技能考试

目标1、2、3

10

 

考试方法:学生从所学腰腹部、臀腿部、全身体能、三个锻炼模块中每个模块自选4个徒手锻炼动作及2个拉伸动作进行演示,并说出动作名称及动作所锻炼及拉伸的肌肉名称。

考试评分标准

评级

得分

要求

优秀

85-95

运动轨迹正确,动作规范、协调,呼吸正确,力点集中,重心平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0-1处错误。

 

良好

75-84

运动轨迹基本正确,动作基本规范、协调,呼吸正确,力点集中,重心平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2-3处错误。

及格

60-74

运动轨迹无误,动作不够规范,协调性一般,呼吸正确,力点集中,重心平稳一般。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4-5以上处错误。

不及格

30-59

运动轨迹有误,动作不规范,协调性较差,呼吸不正确,力点比较分散、重心不稳。回答动作名称及肌肉名称5以上处错误。

 

六、 教学安排及要求

序号

教学安排事项

要    求

1

授课教师

职称:教授          学历(位):硕士研究生

其他:讲师

2

课程时间

周次:15

节次:2

3

授课地点

□教室         □实验室       □室外场地  

其他:体育专用教室

4

学生辅导

线上方式及时间安排:企业微信群线上辅导

线下地点及时间安排:结合上课情况安排

 

七、选用教材

[1] 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十二五”普通高校规划教材) [M].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22年11月

[2]《健身健美运动教程》编写组 . 健身健美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年11月

八、参考资料

[1]杨桦,孙麒麟,郝光安 主编,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2]张柏龄. 量化健身[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1月

 

网络资料

[1]中国大学生慕课网,https://www.icourse163.org/

[2]爱课程网,http://www.icourses.cn/home/

[2]北京大学MOOC课程,http://moocs.pku.edu.cn

 

 

执笔人:张莉

参与人:邢红林  

系(教研室)主任:徐吉祥

学院(部)审核人:王锦锋